项目名称:成都新津五津渡古镇

开发单位:融信瑞和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新津市修觉山下,新津外国语学校对面

项目规模:用地约百亩,建筑面积10万平

设计时间:2018年

项目进度:项目向政府报规阶段


完整项目视频链接,值得您耐心等待)


c1-PRZ-.gif


c4-prz2222.gif




新津五津渡古镇——南丝路的重要驿站,更是古新津城市的源起。


我们遵循生态小镇、旅游小镇、文化小镇与产业小镇四镇合一的发展理念,展现“有山有湖、依山伴水、显山露水”的独特魅力,呈现宽窄相济,快慢相融,天下名渡,传文颂雅,食在新津,味承天下,商贾希望,会馆永兴,街巷合院,市井人和,蜀风流长,众乐怡然的五津渡古镇——商贾文化水镇,体现国际化、现代化。


围绕“更好看、更好购、更好吃、更好玩”等旅游要素,丰富 “山、水、林、院、亭、楼、塔”等产品供给,推进多产业融合、多业态融合,多内容融合。打造成具有以文化体验、非遗传承、艺术时尚、滨江风情、生态养心为一体的特色商贾文化旅游休闲小镇。

 

古镇设计理念:

五津渡古镇的规划建筑设计发挥建筑本身的历史记忆感,历史文脉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体现山地特色的同时挖掘建筑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景观价值等,让建筑赋有生命力,再现五津渡渡口街巷连接,院院相套,熙来攘往,曲径通幽,再现走大街、穿小巷、跨门道、进院落、上堂屋、入居室的生活情趣。繁华商街肆场景,活化地域性文化脉络。

 

建筑风格:

传统和现代相互融合、相互承认。既能体现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又要有现代时尚感、场景代入感。连续建筑之间应加强界面的丰富性和差异性,采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现代材料和原生材料混搭运用,为传统元素增添时代感,注重建筑传统工艺价值。



新津之眼,风生水起,巨大的水车,形成五津渡古镇的标志和记忆。

新津之门,打开新津历史、人文、科技与未来的新时空。

新津八方(8字)塔:古塔与修觉山相呼应,更能登高远眺。




一塔两街三广场四桥五津六会馆

一塔:八方塔

两街:快街慢街

三广场:民俗广场、文化广场、双塔广场

四桥:丝路桥、诗圣桥、比邻桥、希望桥

五津: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和江南津

六会馆:川商会馆、长安会馆、晋商会馆、徽商会馆、浙商会馆、赣商会馆



 

本项目计划通过创意空间促进商业繁荣。人们将乐于至此,沟通与交流、品茗、体验地域河鲜和国际美食、娱乐购物、欣赏表演、或是园间漫步。我们相信让不同界別的人交流和合作﹐创意可在一个自然环境中发生




受修觉山禅宗的启发,修身养性的体验可以与现代化的酒店和公寓设施相濡以沬。

 

本项目将提供具有文化品味的時尚工作形态空间。这些商界会馆与林荫道、咖啡馆、餐厅和店铺紧密结合。

 

法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李維史陀引导我们去理解,在任何的文化中,神圣与世俗是统一体的不同方面。五津渡古镇传统的古塔、心灵的沉思静修、品茗闲聊和街头巷尾中喧嚣的麻将,组成了新津文化中不可分割的日常生活仪式。


五津渡古镇现实的场景里,有着新与旧、文化历史脉络中的光影变化,也有着形形色色的人。年轻人、老人、儿童、恋人,怎么去享受这处“为你而创”的城市场所,也是非常重要。城市,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实验,而作为设计师的我们,无非是让这样的探索,适得其所地发生在街巷之间,培育思考,找寻价值。


设计后记


王勃诗曰:“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杜甫赞叹:“西川供客眼、惟有此江郊”。

按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说法,诗中“五津”指的就是现在的新津。

 

具体“五津”,是指古蜀境内岷江自灌县以下到乐山犍为一段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和江南津。

 


五津渡自古以来“商贾云集、货如轮转,多出富商”,

为川西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

是四川省经济、技术向西南辐射的必经之地。

 

五津渡水街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近百亩,

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容积率约1.0

局部高三层,均为特色商业建筑。

 

五津渡古镇设计,秉承“尊重与融合”设计理念,依托川南丝绸之旅第一站的历史影响力,通过建筑和景观设计手法写意地表达了对丝路文化、商贾文化的尊重与呼应。

 

好的城市之道,是把民众的日常生活、人文历史的雅致,以及像公园般开放空间的自然环境转变成街巷氛围,让人们在这样的街巷中行走,体会到人见人的乐趣,感受到文化历史记忆以及传统的存在,感受到公共空间里的舒适、安全、宜行的场所环境。这是让大家都可以参与进来的都市空间,租户商家也可以在这样的气氛下,得到灵感,受到激励,看到发展,从而积极的发挥自身设计营商创意。这就是项目规划设计的哲学思想。

 


项目毗邻修觉山,南北流向的岷江支流绵延贯穿,五津渡古镇街区以流水为脉络,串联街巷院落、古树广场、水岸荷塘,再现天府之国传承千年的回澜塔、石敢当、商会会馆、古桥、水榭、戏台、牌坊,集成中西佳肴、艺术收藏、戏曲音乐、品茗诵经、民俗民风等业态,以“善、禅、和、雅、味、乐”的人文意境,演绎 “上善若水,古渡街肆,街巷合院,艺术人文,天下美食,闲适安逸”的美好生活景象。彰显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让人们在五津渡古镇获得审美上、心灵上、精神上的多重享受。

 

在街巷之间,人们喝盖碗茶、摆龙门阵、听川戏,看变脸,逛庙会,舞狮舞龙,其乐融融,怡然自得,呈现一幅快乐生活的景象。




 

 



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河鲜与旅游资源等优势, 借助古渡文化、商贾文化,五津渡古镇响应政府“南河新城、岷江新城和河鲜美食城”三大新城建设愿景,助力新津“成都最适合人居的假日城和休闲副中心”和“成都新津公园城市” 打造。

 

街巷空间

设计以模式化的语言对开放空间断面和河道的关系进行研究,构建内街、沿河半边街、两岸双街等街道形态,由河→街→巷→院→室的空间层次,完善了内部空间分级,形成既变化丰富又线性连续的空间模式语汇。

 

新中式:

简练而富有韵味的建筑外立面,低调而富有质感的建筑手法,传承了中式传统建筑的神韵,并与国际流行的简约风潮不谋而合。

 

从传统的城市肌理到现代的光影艺术所带来的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以及叠翠修竹掩映之下的巷道所营造出的清幽意境,不同的手法流露出同样的主题——骨子里的天府文化。

 

乐水五津渡、望禅修觉山

于项目北入口广场设计流水景墙文化构筑物。

景墙立面以五津渡古渡口文化画像组群配合活字浮雕重现新津依水而居的生活场景,作为引导游人进入五津渡古镇商贾文化街区的景观标志物。

 

戏台

在五津渡古镇的文化密度线(文化建筑节点)设计布置古戏台和连廊。利用戏楼前观演场地对现状七株香樟树进行保留,形成了朱墙翠竹为帘,古樟掩映的诗意场所。 戏楼为木结构传统建筑形式,雕栏画栋,翘角飞檐,檐角风吹铃响。逢初一十五、传统节气,上演民俗古戏,繁华热闹,丝竹曲乐之声常年萦绕,营造出繁荣祥和的川西风情。

 

 


举凡一个城市商业项目的成功,都要完成好关键性的3“场”演出:

“物场”——实体环境设计;

“钱场”——商业业态组织;

“人场”——活力氛围营造。

所谓“场”,就是固化资源配置的空间构造。

当“物场逻辑”“钱场逻辑”在当代中国商业地产实践中相继失效之后,“人场逻辑”反而由于“太古里”的成功而凸显出来。许多人来到“太古里”,并非带有强烈、明确的消费目的,仅仅是怀着好奇来体验一下此地与众不同的新鲜氛围。而人潮熙攘的场域活力,又成为吸引更多人反复来此“凑热闹”的理由。巨大的人流量带来了“太古里”亮眼的销售业绩,从而形成了“人场先导、钱场支撑、物场服务”的良性循环。从价值层面看,“太古里”的成功,标志着“人场优先原则”替代“钱场优先原则”成为商业地产设计的首要原则。

 

“快街”“慢里”两条动线的邻近布置,貌似犯了“二街平行,其一必死”的商业设计大忌,但事实上,由于把握住了“快耍慢活”的情感规律,两条动线上的店铺经营都同样生机勃勃。


五津古镇借鉴太古里的经验,“五津古镇”轻“流线”、重“流量”、推崇情感本位的导向,符合当下互联网公司经营的普遍原则和通行做法。

 

五津渡古镇正是遵循了3 “场”法则,进行系统化设计。







相关案例
广安牌坊村建川博物馆聚落
用文博重塑空间,还原真实完整的老街风景
梦幻朝歌
从商朝开始的幻想梦境
应洲埠
一方商埠之印·镌刻华夏
石家庄栾州埠
绵阳·云客天下
国家级文创旅游产业小镇
恩施女儿城二期
中铁·双龙艺术小镇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西街